智慧赋能新时代 共筑海洋强国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8-24浏览次数:10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秉承“智慧赋能新时代,共筑海洋强国梦”的核心理念,精心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分别围绕乡村振兴、留守儿童关爱、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以及法治乡村建设等关键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探索,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服务人民,将青春梦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庄严承诺。

  一、红帆启航,科普扬帆筑海梦

  “江海红帆”船舶海工志愿宣传服务团队深入社区、企业,通过科普宣讲与对话大师,激发青少年海洋梦想,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科普宣讲,服务地方

  7月18日,“江海红帆”船舶海工志愿宣传服务团队带领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富新社区20余名青少年参观了学校航海文化馆、江苏省港航安全警示教育基地,体验了360度全任务操船模拟器航行操作,讲述了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中国的造船史,并结合2024年中国航海日主题“智慧航海  畅行未来”与青少年互动,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海洋强国”梦想。

  对话大师,职业启蒙

  7月19日,“江海红帆”船舶海工志愿宣传服务团队赴启东中远及启东振华开展以“智慧赋能新时代 共筑海洋强国梦”为主题的采访活动。实践团队对话研发中心电气室副主任、2024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黄剑大师,听他讲述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故事。随后团队赴启东振华,对话优秀校友、海工制造部部长王秋松。王秋松作为原设计部部长与同学们共同分享大国重器“天鲲号”建造时的艰辛历程、自主创新成就“国轮国造”梦的激动心情,对学弟、学妹们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进行指导,寄语同学们要“真实干、敢挑战、虚心学”。同学们还参观了码头,感受大国重器带来的震撼,坚定技能报国的理想。通过对话技能大师,实践团队不仅对船舶海工行业有了一次全新的认知,更是领悟到了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的真谛,进一步增强了把自己培养成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自豪感。

  二、星火燎原,海孕童梦润心田

  “星火接力 海孕童梦”实践团7月12日至20日深入连云港市灌云县,结合学院专业特点,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实际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为留守儿童送去关爱与希望。

  “船”播薪火:走进乡村,倾听童声

  实践团走进四队镇大东村,开展留守儿童走访调研活动,与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成员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详细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家庭状况、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心理健康等信息,用心聆听每一个家庭的故事。团队成员通过与孩子们的相处,与孩子们深入交流,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还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提出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发展规划,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心,激发学习动力。同时,团队成员还向家长们宣传了教育的重要性,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关爱服务和宝贵意见。


  “海”孕童梦:特色课程,启迪智慧

  在侍庄街道“爱心暑托班”,团队成员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情绪调节与管理、防欺凌、防溺水等知识宣讲,不仅在课堂上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为其讲述知识,还用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为例,深深地触动了孩子们的心。此外,团队成员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留守儿童开展了一场以“蓝色梦想家,海孕强国梦”为主题的海洋强国主题宣讲,激发孩子们对海洋的兴趣和热爱,鼓励孩子们都能成为强国的蓝色梦想家。


  温暖童航:心灵守护,筑梦未来

  实践团针对孩子们在学业上的困难和问题,根据年龄差距以及学习进度差异,化身“小家教”,分别对他们进行一对一、一对二学业辅导,点燃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带领孩子们查缺补漏、探索新知。实践团采取寓教于乐、乐教乐学的方式,与孩子们进行“大手牵小手”“生活小达人”“红色传递”等系列趣味游戏,在互动体验中拉近距离、传递快乐,让孩子们在欢笑中释放了压力,引导孩子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培养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生活自理能力。实践团还准备了图书、文具、体育用品等物资,鼓励他们多读书、多学习、多运动,点亮孩子们心中的希望,让他们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鼓励孩子们勇敢逐梦!


  三、匠心独运,古韵广西传非遗

  8月3日至16日,“匠心筑梦·古韵广西”实践团在广西南宁探索古建筑营造与修复技艺,为非遗文化注入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

  探访非遗匠人:古建筑技艺薪火传

  实践团队走进忠良村非遗古建筑传承基地走访“古建筑营造与修复技艺”非遗传承人周涛老师,揭秘南宁古建筑的多民族风采与精湛技艺,体验传统民居的因地制宜与就地取材之道,共探非遗技艺的传承路径与广阔前景。团队成员了解到南宁古建筑拥有壮、汉、苗、瑶等多种民族的建筑特色,营造技艺包含了木作、土作、瓦作、彩绘、裱糊作、搭彩作、油漆作等。现今古建筑营造与修复技艺主要以向外授课、活动、微缩榫卯模型、接取设计订单等方式进行宣传与发展,发展前景广阔。


  共赏古建风华:非遗文化润童心

  团队成员携手小朋友,跟随讲解老师穿越时空,领略古建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悠久历史与璀璨光辉。通过微缩模型与课程讲解,让孩子们亲手拼接榫卯模型,激发对古建筑的兴趣与保护意识,让非遗文化在童心中生根发芽。

  调研非遗现状:群策群力促发展

  团队成员在周边进行详尽的采访调研,了解公众对古建筑营造与修复技艺的认知与态度,发现修复工作的重要性与公众支持。调研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对古建筑营造与修复技艺有一定的认知,但深度理解有限。大家普遍支持古建筑的修复工作,并且认为修复过程中应尊重和保护古建筑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认为,古建筑营造与修复技艺的传承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公众的兴趣和参与度。


  四、船泊乡情,筑梦振兴暖民心

  “船泊乡情·筑梦振兴”乡村振兴实践团在乡村开展普法宣传、慰问老人、社区建设及读书会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全面发展。

  法治之光,照亮乡村希望

  秉承“中国要强,农业必强”的号召,实践团深入乡村,以法律知识讲座、咨询服务和宣传资料发放等方式,点亮了乡村居民心中的法治明灯。通过一系列活动,不仅让村民们对法律有了更深的理解,还激发了他们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法治氛围的浓厚,不仅提升了村民的法律素养,更增强了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共同为乡村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温情满溢,关怀空巢老人

  面对“中国要富,农民必富”的愿景,实践团将目光投向了乡村的空巢老人。他们以实际行动,为老人们送去生活必需品,陪伴交谈,倾听心声,用温暖驱散孤独。同时,改善老人的生活环境,确保他们基本需求的满足,展现了青年学子的深情厚谊。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与尊重,也进一步推动了乡村尊老敬老风尚的升华。

  筑梦振兴,共绘乡村新篇

  在“中国要美,农村必美”的指引下,实践团致力于社区建设与文化建设,他们运用自身所学专业技能,排查水域安全,排查危房,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更新公示栏内容,拓宽信息渠道,增强居民参与度。同时,通过举办社区读书会等活动,丰富了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社区的文化氛围。这些努力,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激发了乡村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绘就了更加绚丽的篇章。

  这个夏天,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的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名,行实践之实,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无论是扬帆起航的科普宣传,还是深入乡村的关爱行动;无论是匠心传承的非遗探索,还是筑梦振兴的乡村建设,都留下了他们奋斗的足迹和青春的色彩。展望未来,航院学子将继续秉承初心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陆蓉慧 文 / 图,审核:薛国建)